本课程为网站前台设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网页设计与制作相关的HTML、CSS技术,了解JavaScript的基本用法,完成静态网页的页面布局、内容嵌入及效果控制,会使用网页为载体进行信息的网络发布与传播。 我们课程组根据青岛地区的软件外包现状和行业岗位的定位,以及相关的行业企业标准,按照“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项目教学为主要手段,以开放式教学为主要模式”的原则对课程进行了设计。 (1)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进行课程的开发 根据职业岗位选择课程内容,通过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来校指导,从企业一线网站开发人员了解工作任务与工作流程、毕业生反馈交流等形式,进行岗位职业分析,根据职业岗位细化工作任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职业能力,根据职业能力确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从而确定本课程应具备的职业能力,选择课程内容。 (2)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课程设计 在重视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重视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站建设、网络推广等全方面网站开发和市场开拓能力。由课堂学习发展到网络学习,使课程学习具有开放性,通过合作学习以及对企业实际问题的讨论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 (3)以项目教学为主要手段重构教学内容 在原有专业课程体系中,WEB开发技术教学内容分散在《脚本语言》、《Dreamweave网页设计与制作》、《Photoshop图像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集中实训》等课程中,课程知识体系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的,且理论课与实践训练课相对分离。从2010年起,我们就开始对该课程进行基于“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课程开发与实践,课程设计针对实践专家研讨会形成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这一典型工作任务,以四个源于企业、经过教学改造的典型网站为载体,重构了知识与技能体系的学习领域课程,形成了《WEB开发技术》学习领域课程的四个教学项目。 (4)以开放式教学为主要模式来组织教学 改变原有的“以教师为主,单一课堂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学教并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即主导—主体相结合)”的现代教育教学模式。将传统学习方式与数字化、网络化学习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相结合;将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掌握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为学生创造多样化、多渠道、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构建符合当今信息时代特点的、适合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的现代化的教学模式。 (5)采取多种形式考核,强化过程考核方式 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目标,引入软件企业对员工的考核和业务能力评定办法,学生以团队的形式通过自己开发的项目、作品展现自己的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评价方式采取“过程考核+项目作品+专业交流”。通过“过程考核”,依据完成的项目及子任务,重点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网页设计的实际能力。通过“项目作品”,重点考核自我学习的能力和拓展能力、协作学习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客观地对学生的技能水平进行评定。通过“专业交流”,重点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的一个整体认识,对相关行业企业的现状的了解等。